时间:2022-09-22 13:12:12 | 浏览:13787
这条路有点牛
关注!关注!关注!
近期
我区前红路
上了《中国公路》
《四川交通运输》杂志的刊面
真的很厉害!
四川交通运输杂志
中国公路杂志
上了这么有份量的杂志
其实是一种认可
那到底发生了什么
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以前道路坑洼不平,雨天出门少不了一身泥;升级改造后,道路通行条件大幅提升,老人小孩出门再也不心焦了!
说起家门口新建成的前红路,红岩村村民赵琼仍激动不已。
修路,关键是资金,但钱从何而来?
一味等、靠、要肯定不行,建路资金凑集方式是突破口。
名山区交通运输局负责人一语道出前红路建设推动的关键。
变
“闹心路”变畅顺路
从雅安市区出发,驱车东行20多公里便到了红岩村。新建成的前红路上,村民的身影也越发密集,道路两旁,连片的茶园长势喜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很难想象,过去红岩村通往前进镇的路,是村民口中的“闹心路”。道路坑洼不平,宽度只有3米,大车几乎很难进村。
“以前路不好,隔壁村杀过年猪都难得过去吃”
“进城只能靠走路或骑摩托车,雨天出门少不了一身泥。”
最让村民最揪心的是,因为道路通行条件差,商贩不愿上门收购,自家种的茶一直卖不上价。只有村民将采摘好的茶叶背出去到茶叶市场售卖,来回就要花上大半天时间。
赵琼算过账,以前平均每斤茶只能卖18元到20元。路修好后,采摘的新茶在茶地边就卖,至少要比之前价格每斤贵一到两元,她家4亩茶园每年能增收2000多元,整个村上的平均每户至少增收2千多元。
不只产业发展有盼头,道路提档升级后,村里越来越多在城里上班的年轻人愿意回村居住,“下班回家吃饭”返乡创业等都成为了现实。
新
多措并举,破解资金筹措难题
前红路全长12.3公里,在提升改造修前曾进行过多次修补,但路况差、路面窄、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修路,首先是要解决建路资金问题。”
通过名山交通运输部门
反复研究最终确定建路资金筹集方案
在建设过程中,以村集体经济、邀请募捐等形式筹措调地补偿费用。
据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类似方案目前在解决农村公路建路资金方面也属创新。
方案是有了
但如何邀请募捐又成了一大难题
2019年底,红岩村党总支书记李天洁把建路方案告诉村民后,部分人有不同意见。
“路面要拓宽,不可避免要占用沿线的村民用地。占地后还没有补偿,很多人想不通。”李天洁说,从规划路线上看,全长12.3公里的前红路,红岩村就占了4公里,涉及全村三分之一近140户村民。
为争取村民支持,李天洁带领村组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有时村民白天不在家,他就晚上上门做工作,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
话说开了,道理讲透了,最终村民们达成一致意见:腾地修路。沿线几个村的党员干部率先带头,村民、企业等积极响应自愿捐款,先后共筹集修路款25万元,用于项目占地青苗补偿。
2021年12月中旬,提升改造后的前红路建成通车。路面从以前的3米拓宽到6.5米,水泥路换成了沥青路,崭新的道路标识标线、护栏齐备。沿线几个村的生产生活出行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
快
优化路网,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按发展属性分类,前红路是名山区实施的首条乡村振兴产业道路,另有茅河至联江的直连道路目前也在加快建设。
同步实施的,还有蒙阳-新店-车岭乡村振兴产业道路,该项目全长19公里,分8个标段同时开工进行。项目建成后,将贯通名山车岭-新店-蒙阳三大片区,是名山乡村振兴产业路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2021年以来,名山区已统筹建设农村公路项目14个,累计实施农村公路40.58公里。
名山区素有“仙茶故乡”的美誉。全区70%以上的耕地种植茶叶,90%以上农户种茶,是名副其实的世界茶源、中国茶都。如何做大做强“茶文章”,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交通无疑是“先手棋”。
近年来,名山区牢牢把握茶业、茶园两个独特优势,始终紧紧围绕“茶为引擎、转化资源、吸附资本、撬动全局”的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和“全价利用、跨界开发、深度融合、动能接续”茶发展兴思路,以百公里百万亩茶产业带建设为载体,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统筹城乡、改善民生、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撬动乡村发展振兴。
目前,已累计建成约100公里的“中国至美茶园绿道”;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名山全区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020.185公里,农村公路路网密度跃升至166.154公里每百平方公里,乡镇和建制村实现100%通师么收和安车城乡道路交运硬化路和各干,体化发展综合服务能力达到4A级。“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在名山已经形成。
放眼未来,名山交通发展思路清晰
扫码下载茶源名山APP
记者:韩涛 编辑:韩涛
审核:黄浩 孟辉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以法治之力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省司法厅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我省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分解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补齐乡村公共法律服
2021年6月18日,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勇在名山区委、区政府三楼五会议室主持召开了名山区名山区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会。会上,区住建局传达了6月14日以来省、市、区召开的安全生产紧急工作会议精神情况,刘勇主要就进一步加强名山区燃气管理,消
尽管已经在福安村工作将近两年,惠敏仍然会不时回想起当初的选择。2020年11月,昆明古村六坊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下称“古村六坊公司”)面向全社会招聘“乡村CEO”。尽管并不清楚这份工作具体要做什么,但考虑到这是官方发布的招聘信息,同时工作地点
这条路有点牛关注!关注!关注!近期我区前红路上了《中国公路》《四川交通运输》杂志的刊面真的很厉害!四川交通运输杂志中国公路杂志上了这么有份量的杂志其实是一种认可那到底发生了什么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以前道路坑洼不平,雨天出门少不了一身泥;升级
探索构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机制是我国新阶段“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面临的重要任务。雅安市名山区在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新阶段,依托茶叶产业主导优势,科学构建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传递接力过程探索形成了具
四川新闻网消息(记者 袁洋)“魏阿姨,最近你的身体怎么样了啊?低保金给你发了没有?”“身体好多啦,低保金也收到了,谢谢你们经常来看望和关心我。”万古镇安吉村脱贫户魏代芝笑着对前来走访的镇纪委工作人员说到。这是今年以来,万古镇纪委不定期到全镇
□刘兰嘉 4月14日,笔者走进雅安市名山区百丈镇高岗村,翠绿连绵的茶园中,一片红砖红墙的建筑群格外引人注目,这里便是四川蒙顶山合作社发展培训学院——一所以合作社理事长、村集体经济带头人、涉农干部为主要培训对象的实体培训机构。 “课堂教学
8月25日,名山区教育发展大会在名山中学文庙校区博闻大厅召开。区委书记余云峰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办好高质量教育,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用“奋进之笔”书写名山教育的出彩篇章,为建设开放名山、活力名山、幸福名山而努力奋斗。区委副书记、区长周万
5月18日,名山区举行2022年度领导干部军事日活动,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分析我区武装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落实党管武装制度,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干部国防意识,担起党管武装的政治责任,进一
名山石棉一家亲“9.5”泸定6.8级地震发生后,为预防大灾之后出现大疫,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疫的特色优势,9月7日,区中医医院在院党委的安排部署下,携带一批防疫中药“大锅汤”奔赴石棉地震灾区,积极参与抗震救灾活动。疫情当前,地震又无情来袭,灾区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文莎近日,在雅安市名山区第二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四十二次会议上,会议审议通过了区人民政府提请的任免职议案,决定免去王永祥的雅安市名山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职务,任命宋臣为雅安市名山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会议还通
《规划》编制工作于去年8月份正式启动,深圳市驻捷胜镇帮扶工作队紧密配合镇委、镇政府,共同对捷胜镇乡村振兴规划工作“把脉问诊”、出谋划策。近日,《汕尾市城区捷胜镇镇域乡村振兴规划(2021—2035年)》(下文简称《规划》)正式发布。
游人如织的乾塘镇万亩莲藕基地。宽敞平坦的乡村公路、干净整洁的村庄环境……一个个乡村振兴政策扶持项目,犹如一颗颗明珠在坡头大地熠熠闪光。行政推动、政策驱动、产业撬动、社会联动、治理带动——坡头区借力乡村振兴政策扶持,为原生态的山野画卷注入新的
振兴工作,走出一条具有四会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径。四会市国斌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依托大沙镇得天独厚的水产养殖条件,积极推行数字化工厂水产养殖,助力养殖户增收致富。马国斌四会市国斌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我们合作社现有社员130多户,面积
近年来,四会紧盯党的十九大“产业振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聚焦“三农”谋篇布局,多措并举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下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