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1 13:29:19 | 浏览:450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薛维睿 雅安观察 张超
6月18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正式亮相。蓝天白云下,展览馆建筑庄严肃穆,气势恢宏。作为单体规模大、功能全面、地位重要的国家级展览馆,党史展览馆在风格样式、结构外观上,每个细节都充满巧思。
展馆外墙,立着40根高28米的擎天廊柱,柱底基座由红色花岗岩雕刻,端庄典雅、质朴大气,寓意着共产党的革命性和鲜血换来胜利的特征。展馆序厅的地面,由1960平方米红色花岗岩打磨而成,其红色的主基调与气势磅礴的主题长城壁画相映成辉。
党史馆不少建材都取自红色圣地,这些红色花岗岩岩石便是来自革命老区四川省荥经县。
“石材王国”,成为雅安“荥老大”
6月21日,记者来到荥经县建寅石材厂,生产车间“隆隆”的机械声不绝于耳。叉车、货车来回穿梭,经改毛板、火烧、再切、倒边等步骤后,一块块精致的花岗石被打包运走。
这是荥经石材生产的一角。荥经县共有石材加工企业77家,其中规上企业4家,年产花岗石板材约200万平方米。
荥经花岗石资源丰富,被称为“石材王国”,总储量在40亿立方米以上,占全市约60%,可开发利用的达10亿立方米,分布面积达210平方公里。储量丰富之外,荥经花岗石质地优良,具有稀缺、环保、纯天然、高品质的特性,一直是中高档建筑装饰材料、宗教与文化传承载体,更是大型公共工程、中高档建筑、家庭装修的特选用材。
丰富的资源和上乘的质地,让荥经成为我国红色花岗石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上世纪90年代初,石材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荥经县经济信息和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花岗石自1987年三合乡石龙门矿山开发开始,至1997年发展石材企业478家、年生产毛板315.6万平方米、实现年产值8.5亿元、年纳税1320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三分之一。荥经一度成为雅安“荥老大”,为全省山区经济强县作出了显著贡献。
历经20多年的市场风雨和政策变迁,荥经石材产业几经发展,铸就了驰名四川的独特名片,以“三合红”“荥经红”“亚洲红”“雅蒙黑”等花岗石闻名,产品畅销国内外。
“红军红”,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
荥经花岗石以红色为主,色泽艳丽,材质好、硬度高,各种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符合国家A类优质建材标准,是室内外装饰和景区景点雕塑的最佳用料,曾作为人民大会堂柱底基座使用。
“考察团正是被这些特质吸引。”荥经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唐安萍说,2019年10月,由中宣部、中央美术学院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考察团队来到荥经,为展览馆使用石材进行考察,深入了解荥经花岗石质地、工艺、储备量等情况。
经过两个月的走访调研,最终正式确定选择荥经花岗石作为展览馆用材。
“除了对石材本身的考察,历史文化也是重要考量因素。”唐安萍说,荥经花岗岩背后,还有一个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
1935年6月2日,红军中央机关从泸定化林坪进入荥经,毛泽东行进在这段路上,空袭不断。在敌机突然投下炸弹时,中央警卫营班长胡长保舍身保护毛主席而牺牲,年仅23岁。胡长保是唯一一个为保护毛泽东而牺牲的警卫战士,最终长眠在荥经牛背山下。
在当地出产花岗石的地方,老百姓有一个说法,花岗石之所以那么红,是被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它彰显的是忠诚、奉献的精神。这种红也因此被老百姓称为“红军红”。
艰巨任务,超出办厂30余年加工标准
经过考察,这次石材生产厂方敲定为建寅石材厂。为保证最好的原材料供应,荥经县动员一切力量,组织专人全面摸排全县石材厂现存“红军红”花岗石荒料,将全县高品质花岗石荒料集中至建寅石材厂开始生产制作。
接到这个任务时,建寅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建寅感受到了工作的急和重。“这是重要的政治任务,不是一般的经济任务。”彭建寅说,“这也是建厂后,石材板面需求最大、各方面要求最高的一次任务。”
建寅建材厂创办自1992年,对于石材选择、加工和销售,一直以高标准、高质量著称。“然而,这次任务超出办厂至今30多年的加工标准。”
从接到任务到交付产品的近一年时间中,该厂几乎停掉了所有业务,全力以赴保障展览馆的建设材料供给。
按照交付要求,石材要密度高、黑点小、孔洞少,光洁度在86度以上,“这需要在原有的上万立方米石料中,精选近千立方米的石料,选材要求极高。”
在技术层面,石板的大小、平整度、光洁度、色差、安装走向等都是难点,切割时刀口不能太深,边缘也要十分平整。在排板过程中,每张石板拼接都要按照既定的顺序,“如果一张石板有问题,可能会导致好几张石板作废,又要重新选料。”彭建寅说。为此,所有送往北京的石板上都一一编号,以便工人安装。
集中力量,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特大暴雨
石材制作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新冠肺炎疫情和主汛期暴雨给任务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在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和矿区一度面临停工待产。唐安萍说,为保障任务按时完成,荥经在政策、工人、物资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支持,多措并举保障企业率先复工复产,提供口罩、消毒液等应急防疫物资,保障企业正常生产,并在运输中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
此外,受“8·22”特大暴雨灾害影响,企业电力设施受损严重,道路大面积水毁塌方,前往矿区的道路多次被山洪泥石流冲毁中断。
荥经县及时联系相关部门,成立专业队伍,全力抢通矿区电力线路和道路,保障石材加工和运输。
为保障任务按质完成,荥经还安排了其他石材厂具有丰富经验的师傅,集中力量参与选料、切割等全环节。
2020年12月10日,展览馆建设所需石料全部完成,花岗石由专车分批送往北京,顺利交付。
部分图片来自荥经县宣传部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ID:jrtt
荥经县境内自然资源丰富,石材矿产有玄武岩矿和花岗石等,花岗石理论储量4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10亿立方米。玄武岩石材为雅蒙黑;花岗岩品种为:中国红(红军红)、荥经红。生产基地分布在六合乡水池开发区、高粱湾石材工业区、荥经县民治村等地!矿产资源
一出天全县,上高速向南直奔荥经县城。从高速下来,经荥经大桥,就进入了荥经县城。荥经县隶属雅安市,位于雅安市中部,东北接雅安雨城区,东南邻洪雅县,西南连汉源县,西交泸定县,北靠天全县,东西长61公里,南北宽53公里。 取名“荥经”,始见于隋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在迈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喜迎党的二十大的关键时刻,5月27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开幕。来自全省各地的党代表们汇聚一堂,聆听王晓晖代表中共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党代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薛维睿 雅安观察 张超6月18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正式亮相。蓝天白云下,展览馆建筑庄严肃穆,气势恢宏。作为单体规模大、功能全面、地位重要的国家级展览馆,党史展览馆在风格样式、结构外观上,每个细节都充
荥经隶属四川省雅安市,历史悠久,是华夏人文始祖颛顼帝故里。当地不仅拥有龙苍沟国家森林公园、云峰山、牛背山360度观景平台等著名景点,还有荥经砂器、天麻、茶叶、核桃等特产,最有名的几样,那可是本地人和外来游客人人必夸的~作为2018年中国最美
雨城区密接人员活动轨迹2022年4月1日,雨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1名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协查信息后,立即组织开展了流调、采样、消杀等应急处置工作。截至目前,所有已判定在雨城区的密切接触者、次密接触者已转运至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实施集中隔离医
四川新闻网消息 9月16日,荥经县2022年“质量月”宣传活动在县财富中心广场举行,此次活动以“推动质量变革创新 促进质量强县建设”为主题,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县质量强县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参加。活动现场,通过悬挂标语横幅、设立展板、
四川新闻网消息 近日,荥经县严道派出所迅速依法查处一起违反疫情规定阻碍执行职务案,成功抓获违法嫌疑人张某(男,36岁,荥经县青龙镇人)。2022年8月29日,张某被荥经县疾控中心确定为新冠确诊人员的次密切接触者,按相关疫情防控要求,需对张某
雅安北纬30°上的一颗明珠这里,不但有动物界的“国宝”还有一种植物界的“国宝”那就是有着“植物活化石”之称的——珙桐人间三月芳菲始雅安市荥经县境内的30万亩鸽子花已经盛放一起去看看吧绿色大熊猫——珙桐珙桐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
封面新闻记者 肖洋从5月开始,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牛背山镇楠林村的杨玲,就觉得当地的“牛背山味”越来越浓。这种感觉,来自村里各种牛背山元素所营造的氛围,更来自外地游客的再次到来。作为生长在牛背山下的人,杨玲总结,过去十多年的光景里,她的生活大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记者 陈静“我们因操之过急犯了错,组织对我们进行了容错免责,这既是监督提醒,更是一种鞭策鼓励……”7月25日,在四川雅安荥经县纪委监委对一起履职担当容错免责问题进行现场通报时,该县花滩镇相岭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王锡平激动
封面新闻记者 肖洋9月5日,四川泸定发生6.8级地震,雅安市荥经县震感强烈。地震发生后,当地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快速响应,对房屋、道路、水电设施、在建工地等进行了灾后灾情排查工作。新添镇检查河道受灾情况地震发生后至今,当地已
四川新闻网消息 为坚决抓好抓实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安全大门,荥经县市场监管局党组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全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聚合力,吹响监督号角,让鲜艳党旗始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深入挖掘和展现市场监
中新网雅安9月6日电 (刘刚 黄伟 刘露)9月5日,四川泸定6.8级地震发生后,学校孩子们的安危牵动着大家的心。当天,一个名为《地震瞬间,幼师集体起身冲向孩子们》的视频在网上火了起来,网友称这些幼儿教师们为“最美逆行者”。据了解,这是雅安市
四川新闻网消息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石穿,一滴不可弃滞。疫情防控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近日,荥经县人社局持续推进“转树作抓”专项行动,将疫情防控作为作风建设成效的重要战场,进一步构筑疫情防控堡垒。一是示范引领,做到同频共振。面对新冠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