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1 04:40:42 | 浏览:12041
弘扬优秀传统历史文化
深入挖掘雅安地情资源
陈 怡
近年来,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地方志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三个服务”理念,加强雅安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多措并举收集、整理、撰写雅安红色资源、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地情文章报送到“方志四川”、四川省情网、学习强国等平台,并积极开展系列史志“7进+”活动,传承了乡村文脉、留住了乡愁记忆、助力涵养了文明新风,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多措并举,全方位收集、整理地情文章
一是与本地党报《雅安日报》合办《新雅州》专刊,吸引知名作家来稿。在《雅安日报》开设反映雅安历史文化的专刊《新雅州》,每周一刊,吸引市内外的作家名人来稿,如四川省作协副主席、《四川文学》执行主编罗伟章的《山思而行》,文化学者、作家蒋蓝的《二郎山:从盆地通达天外》《贾荣轩与飞仙桥》,百花文艺出版社总编辑江惠仁的《蒙山茶本身》,著名作家、画家王祥夫的《蒙顶说茶》,江苏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荆歌的《好山好水出好茶》等,均是反映雅安历史人文的佳作,既丰富了地情文章稿源,又提升了雅安历史文化的知名度。
二是发动本系统人员结合工作积极撰写地情文章。年初下发《关于2021年工作信息、地情文章报送及采用情况的通报》,对各县(区)2021年报送和采用地情文章的情况进行通报,并要求各县(区)每月向市地方志编纂中心报送地情文章不得少于1篇;每季度被“方志四川”“雅安党史方志网”或“雅州史志”微信公众号采用不少于2篇。近年来,全市方志系统整理撰写《金鸡关的前世今生》《雅安东汉石刻的文化价值》《茶马古道与雅安》《宝兴藏乡文化》等文章来宣传雅安地方历史文化;精心提炼郭万俊(清末内阁中书大臣)、吴之英(清末民初著名学者、书法家)等雅安籍历史文化名人的家风家训来倡导良好家风,为传播雅安声音、讲好雅安故事贡献了史志力量。
三是组织“土专家”撰稿,按节点报送地情文章。与雅安市文联、雅安市作协、雅韵诗社合作,组织一批有乡土情怀的“土专家”,在重大节庆或重要传统节日撰写报送地情文章,讲述传承地方传统文化。比如在八一建军节前夕报送《老红军孔庆锁的爱情故事》《王伯君:退伍不褪情怀的退伍军人》,在中元节前夕报送《中元感恩(组诗)》,均被《方志四川》采用。
本系统干部撰写的地情文章被四川省情网采用
二、编纂出版地情读物,丰富地情文章报送素材
近年来,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充分挖掘地方历史文化,编纂、出版可读性和实用性强的《雅安市情》《雅安名胜概览》《雅安市红色旅游指南》《雅安党史故事集》《石棉县地情文集》《红军抢渡大渡河》等地情读物,既服务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党员干部一致好评,又丰富了地情文章的报送素材。
近年出版的部分雅安地情书籍
三、开发地方历史精品课程,拓展育人途径
开发《雅安地方历史》《红军长征在雅安》《牢固树立看齐意识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从青年习近平身上汲取榜样力量》等精品课程,在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市委党校、市国资委、雨城区东城街道新康路社区等单位系统广泛宣讲,受众达2万余人,既扩大了方志部门的影响力,又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学生、群众对雅安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为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师生讲授《雅安历史》
四、市县联动史志“七进+”,浓厚读史用志氛围
多形式开展史志“七进+”宣教活动,支持市直各部门(单位)开辟党史方志专柜、书架,推动完成省市县三级共建史志阅览室25个,为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愁记忆提供有力载体;在全市公共图书馆挂牌设立地方史志阅览室或阅览专柜,藏书2300余册,真正让地方史志书籍走进群众、服务群众,充分发挥地方史志书籍的利用价值。不断优化新媒体版块设置,丰富刊载内容,在“雅州史志”微信公众号、“雅安党史方志网”设雅安地情、传统文化、名胜概览等特色版块,抖音号“芦山地方志”“红色老区芦山”推出《千秋姜城宴》《芦山——青衣江上的桃花源》《大川红叶醉千秋》《芦山历史影像》等地情文章或小视频400余个,获赞近10万个,粉丝近4万名。全市地方志机构网站、微信公众号、头条号、抖音号等新媒体更新动态12000余条,阅读(播放)量突破1800万。积极支持县(区)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党史故事,打造微党课、微党史课,如《红军井》《朱德的肚量》《度量大如海 意志坚如钢》等。
雅安市雨城区西大街社区历史文化馆揭牌仪式
通过这些举措,在全市地方志工作者共同努力下,2021年全市共撰写、整理报送地情文章298篇,位列全省第一;采用104篇,位列全省第二,连续四季度获得省地方志办通报表扬。2022年上半年,全市撰写、整理报送地情文章223篇,采用49篇,均位列全省第一,连续两个季度获得省地方志办通报表扬。
下一步,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将继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地情资源,形成一批宣传雅安、推介雅安、反映雅安地方特色的地情成果,当好历史文化的守护者、传统文化及红色文化的传播者、民族文化及本土文化的挖掘者,为加快建设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贡献史志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陈 怡(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地情资料科)
供稿: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弘扬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深入挖掘雅安地情资源陈 怡近年来,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地方志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三个服务”理念,加强雅安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多措并举收集、整理、撰写雅安红色资源、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的一种区域旅游发展模式。发展全域旅游是推动和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绿水青
原标题:走进前门大街体验传统文化,感受“非遗”魅力2020年以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创新性地开展了北京市文化旅游体验基地的认定工作,推出六大主题,共100家文化旅游体验基地。本期探寻之旅,我们一起走进荣宝斋教育传统文化体验基地和吴裕泰茶文化。
在传统文化中,莲花含有什么文化意境?有什么现实意义?我是大夫觉成,喜欢中国传统文化,欢迎关注。前言莲花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习俗中,所具有的作用无可替代。寓意洁净、圣洁、美丽、重生。有一种成功叫"不放弃",有一种收获叫"荷花满堂"!01在世界其
薪火相传的灿烂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然而在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冲击之下,传统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凋零,呈现后继无人、关注者甚寥的濒危状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已迫在眉睫。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
封面新闻记者 叶海燕金秋九月,雅安市绿色建材产品推介会于9月9日在荥经县举办,推介会上,荥经县委书记李蓉诚挚地发出“邀请函”,邀请大家来荥投资兴业、合作发展、康养度假。“邀请函”的吸引力何在?李蓉谈到,雅安明确支持荥经建设成渝地区绿色新型建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1958年,荥经农民修建的炼铁土高炉。雅安荥经地处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独特的地质结构赋予这里众多的矿藏资源。从古蜀开明王朝起,这里就是重要的冶铜基地。同时,荥经铁矿石蕴藏量也极为丰富。有学者认为,广汉三星堆青
图为曾庆红正在制作荥经砂器。 王磊 摄中新网雅安12月10日电 (岳依桐)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的一间工棚内,直径近两米的盖子如馒头一般扣在地上,亮橙色的火光偶尔从间隙中露出头来。一个半小时后,工人们拉起盖子,披上隔热披风,用一根铁扦将烧制得通
市自然资源局潮南分局在学习贯彻区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中指出,潮南区第五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绘制了潮南区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该局将切实学深悟透党代会精神,提振全体党员干部走好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推动
SEO资源网,相信每个人做一个行业做久了之后都有一定的资源。今天给大家一款万能的SEO强大资源工具,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详细参考图片)关键词采集:只需要输入一个核心关键词,SEO资源工具就会根据你给的核心关键词抓取N个关键词(词来源于:用户
近年来,雨城区人大常委会把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贯穿于人大工作中,为守护绿色资源、发展绿色经济贡献人大力量。守住“绿水青山”雨城区林竹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5%。雨城区人大常委会始终把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和推
“熊书记咱们客房准备好了没,今天餐厅的订餐菜品准备怎么样了?”3月7日一早,四川雅安荥经县民建彝族乡纪委书记江流海就来到青杠村桃园景区水云间酒店查看酒店经营情况。“江书记,你看我正忙着准备今天的订餐,房间我们也已经打扫好了,等过几天桃花一开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薛维睿 雅安观察 张超走进革命纪念馆,重温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来到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探访红色遗址,寻找历史留下的印记……今年“五一”假期,雅安市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63万余人次,其中安
2021年,随着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大厂相继推出自己的“厂牌”数字藏品平台,数字藏品开始走入大众的视野。2021年底,国内数藏市场呈现井喷式爆发增长。当下,国内数字藏品平台已从数十家增长到500多家。
【CNMO新闻】继春节期间24家博物馆(院)发行文创数字藏品以来,又一重要博物院探索文化消费新形态。3月1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下简称秦陵博物院)在鲸探上发行首款文创数字藏品,记者了解到,包括该藏品在内,目前鲸探平台上数字藏品主要来自传统文